《戰爭與和平》與《紅樓夢》
《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這兩部雄踞於俄國和中國小說顛峰的巨著,從表面看似乎毫無共同之點:題材上,前者描繪的是俄國人民抗擊拿破侖入侵的衛國戰爭,後者描繪的是封建貴族家庭的沒落和衰敗;風格上,前者猶如奔騰的江河,雄渾壯闊,波濤洶湧,充滿了陽剛之美,後者好比舒捲的雲霞,清新自然,綺麗多彩,更多地具有陰柔之美……但是,如果透過這些表層現象對它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就不難發現二者在故事結構、心理描寫等方面頗多相似之處。對於《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在故事結構和心理描寫方面的異同,已經有人作過論述1,本文擬從一個新的視角,對這兩部巨著進行比較。是耶非耶?讀者鑒之。
(一)羅曼‧羅蘭曾在《托爾斯泰傳》中寫道:「《戰爭與和平》最大的魅力,尤其在於充滿青春的心靈。托爾斯泰別的作品都沒有這樣眾多的孩子和年輕人;而且每一個的心靈都是首樂曲,像泉水般明淨,像莫扎特的旋律一樣嫵媚動人……」在同一書中,羅曼‧羅蘭還把《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進行比較,他指出,《安娜‧卡列尼娜》雖然「更為完美;作家運用巧技更加得心應予」,但「其中缺乏那種青春的火焰,熱情的朝氣——《戰爭與和平》中飛翔的巨翼」。
《戰爭與和平》所描寫的五百多個人物中,最有光彩、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那些朝氣蓬勃、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娜塔莎、尼古拉、安德列、彼埃爾、瑪麗亞、桑妮亞、捷尼索夫、別加、朱麗葉、包力斯、小尼古拉……儘管他們思想、性格、外貌、氣質各不相同,作者對他們的態度也有褒有貶,但他們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活力躍然紙上,在他們身上,洋溢著青春的芬芳氣息,每一個《戰爭與和平》的讀者,恐怕都不會忘記托爾斯泰筆下那些無比優美、充滿詩意的畫面:
「在羅斯托夫家的養花室裡,情竇初開的娜塔莎跳到一隻花桶上,用她赤裸的細臀摟住青年軍官包力斯的脖子,神情嚴肅地吻了他。隨後,他們躲在花木深處,認真地商量四年以後包力斯向娜塔莎求婚的事;」
「那一夜,他(安德烈)久久不能入睡,他推開窗子,銀色的月光便瀉進屋來。在一片寂靜中,他聽見娜塔莎坐在百葉窗前,一面讚美輝煌的月色,一面幻想摟著雙膝飛了出去;」
類似這樣的由於青春的鼓動而對生活充滿了美好憧憬的細節描寫還有許多,當我們讀著這些動人的章節時,不由自主會受到感染,心中彷彿注入了一泓清泉,頓時變得年輕鮮活起來。美國批評家克利夫頓‧法迪曼說:《戰爭與和平》「是半透明的。它好像在陽光之下寫成」。2這是對《戰爭與和平》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另一種概括和表述。^
在世界文學史上,像《戰爭與和平》那樣充滿「青春的火焰,熱情的朝氣」的小說,首推曹雪芹的《紅樓夢》。無獨有偶,《紅樓夢》也描寫了五百多個人物,其中有血有肉的青年男女大約有數十人: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迎春、惜春、妙玉、晴雯、紫鵑、平兒、鴛鴦、尤三姐、襲人、香菱……這些風姿曼妙、才貌並茂的少男少女,年輕、美麗,純真、無邪,他們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帶著青春的稚氣和朝氣,給讀者以蔥蘢的、蘊藉的美感。《紅樓夢》的不少章節,以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大觀園中一群少男少女的「青春夢」,如第23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第62回「憨湘雲醉眠芍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使人讀後如飲甘醇,心醉神迷,久久地沉浸在美的氤氳之中。
在這兩回文字中,前者把寶玉和黛玉情竇初開的矛盾一複雜心態刻劃得十分生動,後者以芬芳、美麗的芍葯花為背景,襯托出湘雲灑脫、純真的青春之美。類似描寫青春之美的文字在《紅樓夢》中比比皆是,它們好比初日的霞光,為《紅樓夢》染上一層清新、旖旎的色彩,使之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青春是人生的清晨,是生命的春天,它永遠同朝氣、純真、愛情和美聯繫在一起,而與衰老、邪惡、死亡和丑格格不入。讚美青春,就是讚美生命和愛情,就是讚美世間最美的事物。古往今來,有多少文學家和藝術家用他們的筆,對青春發出過熱烈的謳歌和禮讚!然而,並非每一個讚美青春的人,都能很好地表現出青春之美。在世界文學史上。以少男少女作為小說主人公的作品不勝枚舉,但能夠塑造出一群靈動鮮活、呼之欲出的年輕人的作品卻屈指可數;而全書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散發出青春的芬芳的作品更是寥寥無幾;至於象《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那樣「半透明」的、彷彿「在陽光之下寫成」的作品,則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當然,《戰爭與和平》作為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的「史詩」,《紅樓夢》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它們的偉大主要並不在於表現了青春之美,而是因為他們極其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本質,因為托爾斯泰和曹雪芹以巨匠的手筆,在書中塑造了數以十計的栩栩如生的浮雕群像。但是,不可否認,這兩部巨著洋溢著的青春活力,猶如嚦嚦鶯語,燦燦晨曦,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潔、明淨、芳馨的境界,使他們從中得到巨大的審美享受。《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之所以能夠超越時空,至今仍然葆有不竭的生命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
《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雖然都以詩一般的語言,譜寫了一曲芬芳沁人的青春之歌,但這兩首歌的旋律卻迥然不同。《戰爭與和平》從開篇到結束,始終洋溢著昂揚、歡快的調子,而《紅樓夢》自中篇以後,迴盪著低沉、悲愴的旋律。假如我們把《戰爭與和平》比喻為一曲青春的讚歌,那麼《紅樓夢》就是一曲青春的輓歌。下面,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和論述。
1、主要人物命運之比較^
《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的主要人物,絕大多數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作者以飽蘸感情的筆,描寫他們青春的心靈和青春的美,同時也嚴格遵循現實生活的邏輯,賦予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和結局。^《戰爭與和平》中的青年男女,幾乎全出生在貴族家庭,他們自幼過著平靜、溫馨而空虛的生活,如果沒有拿破侖入侵,他們的青春之花將會寂寞地開放,然後寂寞地凋謝,如象祖輩那樣平庸地度過一生。1812年衛國戰爭像一陣狂飆,把他們捲入生活的旋流,他們歷盡艱難曲折,經過深沉思考和痛苦的探索,將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連接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戰爭與和平》的一群年輕人中,彼埃爾的經歷很具有代表性。
彼埃爾是一個富豪的私生子,他心地純潔、善良,但生活卻沒有目的。父親病故後,他成為俄國最大的富翁,娶了淫蕩的美人愛倫。不幸的婚姻,空虛的生活,使他陷入極大的苦悶。他一度加入共濟會,企圖以此來擺脫精神上的危機,但不久他就對共濟會的教義產生了懷疑。1812年衛國戰爭爆發後,他親身參加了波羅狄諾會戰,後來被作為縱火嫌疑犯遭到法軍逮捕,在肉體和精神上受盡折磨。民族的災難,人民的痛苦,使他懂得了真正的愛和恨,尋找到了人生的目的。最後他參加了秘密團體,走上了早期十二月黨人的道路。
《戰爭與和平》的主要人物,不僅青春放射出絢麗奪目的光彩,而他們的結局亦十分美滿、幸福。托爾斯泰中、晚年一共寫了三部長篇小說,其中《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的結局都帶有強烈的悲劇色彩,唯有《戰爭與和平》是大團圓結局。在小說中,娜塔莎的愛情經歷了許多波折,終於同彼埃爾結為美滿姻緣;尼古拉經過長久的猶豫和選擇,最後娶了善良而富有的瑪麗亞公爵小姐。當然,《戰爭與和平》的結局也不是一片光明,安德列和別加的死便在書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但他們是為了祖國和民族而捐軀的,他們的死使人感到悲壯,而不使人感到悲傷。也許是為了消除安德列和別加之死在書中投下的陰影,小說結尾寫了小尼古拉的學習和成長。在他身上,延伸著安德列和別加的精神。
和《戰爭與和平》相比,《紅樓夢》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王國維稱《紅樓夢》是「徹頭徹尾的悲劇」、「悲劇中之悲劇」3,魯迅也指出,在《紅樓夢》中「悲涼之霧,遍被華林」4。他們都是把《紅樓夢》作為一部大悲劇來看待的。^《紅樓夢》的悲劇色彩,集中表現為封建禮教對青春的推殘和對愛情的扼殺。《紅樓夢》中的少男少女,幾乎每一個都才貌出眾、聰慧過人,兼有體貌和才情之美。他們象初春的花蕾,在大觀園中含苞待放。不幸的是,他們生活在一個風雨如磐的黑暗時代,青春的花蕾還沒有綻開,就被風刀霜劍摧折在地。大觀園中的少女們,無論小姐還是丫環,都身受「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的壓迫。所不同的是,等待前者的命運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待後者的命運是「作妾」、「配小廝」。在這令人窒息的環境裡,愛情成了黑暗王國的一縷光明。可是,在詩禮簪纓的寧、榮二府,納妾、嫖妓是合法行為,通姦、亂倫亦無傷大雅,唯有愛情被視為大逆不道,遭到禁絕。無論是誰,只要心中萌發出一片愛情的嫩葉,賈府中的各種勢力便聯合起來將它扼殺,沒有愛情自由,婚姻又不能自主,大觀園中的少女成了封建祭壇上的犧牲。
大觀園中唯一的男性賈寶玉,他的命運又如何呢?賈寶玉身為榮國府的長子,又是賈府至高無上的封建家長賈母的「命根」,從他呱呱墜地之時,就被安排好了綿繡前程。如果他甘願做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臣孝子,等待他的將是令人羨艷的「榮華富貴」。然而,賈寶玉偏偏是個不肖的「孽障」,他不屑於「仕途經濟」的學問,而整日「在內幃廝混」;他視聖人之書如草芥,而對被道學家目為「淫詞穢語」的《西廂記》、《牡丹亭》擊節讚賞;他不願與權勢可炙的王公結交,而愛同受人輕賤的戲子往來;他不信和尚、道士所說的「金玉姻緣」,而把純真的愛情獻給孤標傲世、風神靈秀的林妹妹……賈寶玉的叛逆行為像一道閃電,劃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茫茫夜空。但是,中國的封建勢力畢竟太強大了,在賈母、賈政、王夫人、王熙鳳等的合謀下,他和黛玉的愛情遭到卑鄙的絞殺。賈寶玉終於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在晨鐘暮鼓中消磨青春。^賈寶玉的命運固然令人感歎,曹雪芹筆下眾少女的命運更值得同情。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僅列入「薄命司」的女子就有「金陵十二釵正冊」、「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共36人。其中有因愛情破滅淚盡而逝的黛玉,有補天無術遠嫁異鄉的探春,有誤嫁中山狼而命喪黃泉的迎春,有高潔孤僻而終陷泥淖的妙玉;還有含恨而死的晴雯,觸柱而亡的鴛鴦,吞金而逝的尤二姐,引頸自刎的尤三姐……命運較好者如寶釵,雖然通過「掉包計」成了令人羨慕的寶二奶奶,但只落得個守寡終生的悲劇下場。在《紅樓夢等》中,幾乎沒有一個少女的結局是幸福、美滿的,「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正是對她們悲劇命運的概括和總結。
2、娜塔莎和林黛玉之比較^
娜塔莎和林黛玉,是《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中最生動、最感人的藝術形象,同時也是最能反映這兩部小說審美傾向的人物。對她們進行比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的藝術意蘊。
娜塔莎是托爾斯泰以全部激情和愛塑造出來的角色,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審美理想,不僅在俄羅斯文學中,而且在世界文學中,都「很難找到一個如此可愛和迷人的姑娘的形象」。5據托爾斯泰的同時代人回憶,娜塔莎是作者以妻妹塔妮婭為原型塑造的。她美麗、熱情,具有火一般的性格,渾身充滿青春的活力;她能歌善舞,那輕柔甜美的歌聲可以溶化世上的一切煩惱;她無憂無慮,那爽朗無拘的笑聲能使每一個人受到感染;她像純潔的天使,心中沒有一點陰暗的黑斑;她像歡樂的女神,走到哪裡就把歡樂帶到哪裡。^讓我們回憶一下娜塔莎初次出場的情景吧:在一片「碰椅子和倒椅子聲」中,黑眼睛、大嘴巴的娜塔莎一陣風似地跑進客廳,掙脫父親的擁抱,不顧斥責,跑到母親身邊,把泛紅的臉藏在母親披肩裡,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從裙子下取出的木偶,然後倒在母親懷中,高聲響亮地笑起來。作者寥寥幾筆,就活脫脫勾畫出一個天真、活潑、歡樂的小姑娘的肖像。
娜塔莎的迷人、可愛,不僅在於她那熱情、率真的性格,更在於她有一顆仁愛、善良的心。最能表現她這一品質的是「蛋教雞」的故事:法軍佔領莫斯科前夕,羅斯托夫家把能疏散的東西裝了30輛馬車待運,一群傷兵要求搭車撤退,老伯爵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下令卸車。伯爵夫人不願財產受損失,與丈夫頂撞起來。娜塔莎聽見他們的爭吵,暴風一般衝進房來,走到母親身邊尖聲叫道:「媽媽,那是不可能的:看一看院子裡的情形吧!……他們要被丟下了!」當伯爵夫人羞愧地同意用馬車運送傷員後,她便到院子裡去料理安置傷員的工作。
娜塔莎的迷人、可愛,還在於她具有一副真正的俄羅斯的靈魂。她雖然生長在彼得堡的貴族家庭,自幼受的是法國女教師的教育,但卻天性熱愛俄羅斯的自然景色,熱愛民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她和獵人們一起騎馬去打獵,她為「叔叔」彈奏的六絃琴所沉醉,她對民間舞蹈模仿得維肖維妙,她乘著雪撬在閃光的雪原上奔馳……總之,娜塔莎是一個地道的俄羅斯少女,她和生活一樣純樸自然,富於生機,在她身上,「生活本身得到再現,而且再現得這樣靈活,這樣流暢,從字裡行間,彷彿能看得生活在顫動、在變化」。6
林黛玉是曹雪芹飽含同情和眼淚創造出來的藝術典型,在她身上傾注著作者的全部感情。在她之前,中國文學史中還沒有出現過這麼一個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即使把她放在世界藝術的畫廊裡,她也將在其中佔據一個最顯著的位置。林黛玉和娜塔莎一樣充滿青春的活力和詩意的美,但她的氣質和性格卻與娜塔莎迥然相異。她美麗、柔弱、孤傲、高潔、自尊得近乎病態,率直中伴著任性;她聰穎靈慧,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通曉,春花秋葉曉露晚風都使她傷心落淚;她像素雅的幽蘭,寂寞地生長在深山空谷;她像挺拔的斑竹,寧可斷裂也決不會彎曲。
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曹雪芹以巨匠的手筆,為我們勾畫了一幅林黛玉的素描:^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是一幅多麼生動傳神、風韻獨絕的畫像!
林黛玉身上最感人的品格,是對愛情熱烈、執著追求的精神。她自幼喪母,寄人籬下,在與寶玉青梅竹馬的嬉戲中,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她孤獨地生活在花柳繁華的大觀園中,愛情成了她心靈的唯一慰藉和希望。她愛得那麼深沉、真摯,而又那麼痛苦、艱難,但她一旦愛了,就把全部生命豁出去,雖九死而不悔。她與寶玉的愛情本來便為封建禮教所不容,何況還有「金玉姻緣」的障礙,因此,從她步入愛河的第一天起,四周就洶湧著險惡的狂濤。她沒有屈服,沒有退卻,駕著愛情的小舟逆流而上,終於,一排惡浪打過來,她像一瓣落花,飄零在人生的漩流裡……^林黛玉給人印象之最深者,莫如眼淚與哭泣。其哭泣有兩種,一為生理之哭泣,一為心靈之哭泣。前者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寶玉惹惱了她,她負氣地哭;丫環怠慢了她,她悲切地哭;聽了戲子唱《牡丹亭》,她感傷地哭;寶玉挨了笞撻,她傷心地哭……這種種哭泣固然都是真情的流露,但畢竟是淺層次的,未若的心靈之哭泣深刻、感人。所謂「心靈之哭泣」,是指林黛玉那些發自靈魂深處,用血和淚凝成的詩篇,如《題帕詩》、《風雨詞》、《葬花辭》、《拂琴曲》、《柳絮詞》等。這些哀惋淒惻、感人肺腑的詩篇,吟唱著青春的虛擲,愛情的失落,美的毀滅。它們是林黛玉心靈之哭泣,也是曹雪芹心靈之哭泣。
(三)
以上比較表明,《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對青春的描寫,在表層的相似後面蘊含著巨大的殊異:前者對青春作熱烈的歌頌,不啻是一曲青春的讚歌;後者對青春作哀惋的悲悼,不啻是一曲青春的輓歌。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差別,有著深刻的原因。
1、從作品反映的時代分析^
《戰爭與和平》寫作於19世紀60年代,但它反映的卻是19世紀初期的歷史。小說從1805年彼得堡貴族客廳議論拿破侖的野心為序幕,以1814年十二月黨人的活動準備作尾聲,全面地描寫了俄國人民抗擊拿破侖侵略的衛國戰爭。當時俄國雖然處在反動農奴制度的壓迫下,但由於拿破侖入侵,使階級矛盾暫時退居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為了捍衛祖國的獨立和自由,俄國人民不分階級和貧富,同仇敵愾,萬眾一心,投入了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在這場關係著歐洲歷史進程的戰爭中,俄國人民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成了決定戰爭結局的偉大力量。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在《戰爭與和平》裡我愛的是人民的主題。」7他的這種觀點貫穿於整部小說,無論是不與法軍合作的摩稜斯克商人、在波羅狄諾會戰中英勇獻身的士兵,還是實行「堅壁清野」的莫斯科居民、沿途襲擊敵人的農民游擊隊員,處處都體現著人民的精神和力量。
在俄國歷史上,像1812年衛國戰爭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不多見的。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真、善、美與假、丑、惡激烈鬥爭的時代,是人的智慧、才能、力量得以充分發揮的時代。這個時代好比一個廣闊的舞台,為每一個人都提供了表演的機會,下至農民、士兵,上至王公、貴族,只要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就有可能創造出可歌可泣的業績。《戰爭與和平》中的一群貴族青年幸運地生活在這個時代,拿破侖的入侵驚破了他們空虛平庸的夢幻,促使他們走出貴族生活的狹小天地,投身於保衛祖國的鬥爭行列,與廣大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們的青年正是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才放射出絢美奪目的光彩,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把《戰爭與和平》稱為一曲青春的讚歌。
《紅樓夢》寫作於18世紀40到60年代,即清王朝由東北入主中原約百年之後。這一時期從表面上看,明清之際受到嚴重破壞的社會生產力逐漸得到恢復,城市商品經濟亦有了很大發展,歷史學家把它稱為「乾隆盛世」。但實際上這種「繁榮」只是一種虛假的表象,中國封建社會從戰國時代開始,經過兩千多年的緩慢發展,此時已經迫近了它的終點,正在走向潰崩邊緣。透過「乾隆盛世」的帷紗,我們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圖畫:土地兼併,吏治腐敗,內部傾軋,禮教殺人,遍地冤獄,民不聊生……雖然懾於「文字獄」的殘酷,曹雪芹在小說中一再宣稱,「此書不敢干涉朝廷」,「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但作為一個正直的藝術家,他不可能迴避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紅樓夢》第一回寫道:「偏值近年水旱不收,賊竊蜂起,官兵剿捕,田莊上又難以安身。」這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末世的真實寫照!
《紅樓夢》中的一群少男少女,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令人窒息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到處淤積著陳腐和糜爛,到處佈滿了悲傷和不幸,任何人都似乎不配有好的命運」,「年青的、有生氣的事物,被壓抑在老大沉重的封建殭屍底上,呻吟著而又掙扎著……」8在這個時代裡,舊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的同時,它的母體裡必定會滋生出新的經濟因素以及新的思想的萌芽,但它們在舊的傳統面前顯得太弱小了,它們雖然代表著未來,卻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極大的苦悶之中。在這種新舊交替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紅樓夢》中的少男少女們或愛情橫遭摧殘,或夢醒了卻無路可走,他們的青春猶如掉在泥淖中的寶劍,還沒有出鞘就已經銹蝕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把《紅樓夢》稱為一曲青春的輓歌。
2、從作者生活的經歷分析^
托爾斯泰開始寫作《戰爭與和平》,是在35歲的盛年。他出身貴族,前半生儘管經歷過喪母喪父的不幸,但生活道路基本上是坦直的,沒有出現大的曲折。他讀過大學,服過兵役,發表過小說,管理過莊園,並曾兩次出國旅行。他經常閱讀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的著作,這使他對農奴制度產生了強烈的憎恨;他在自己的莊園進行各種改革,成了農民利益的代言人。1862年春,托爾斯泰同才貌雙全、正值豆蔻年華的索妮婭結了婚。雖然由於年令和生活經歷的差異,使他和新婚妻子有時發生誤會和爭吵,但總的說來,托爾斯泰對他的婚姻是相當滿意的。他在婚後不久致費特的信中充分表達了這種感受:「我結婚兩個星期了,生活幸福,我成了一個新人,嶄新的人。」「我愛她勝於塵世的一切。我活到34歲,還不曉得戀愛和如此快樂是可能……」1862年9月25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幸福極了。這種美滿生活人間是難得的。」在這種幸福氛圍裡,托爾斯泰精力充沛地投入了《戰爭與和平》的創作。他經常對索妮婭講述寫作意圖和計劃,並樂意聽取她的意見,索妮婭則花費大量時間為丈夫抄寫字跡潦草的草稿。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甜蜜愛情和美滿婚姻的產物。明乎此,我們對小說自始至終洋溢著昂揚、歡快的調子,以及結尾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就不會感到意外了。
與托爾斯泰相比,曹雪芹的生平要潦倒坎坷得多。曹雪芹出生於一個顯赫的貴族世家,幼年時家被查抄,二十多歲時家庭又遭受了一次更大的禍變。這個昔日「錦衣紈褲」,「飫甘厭肥」的公子哥兒,一下子被拋擲到社會的底層。曹雪芹落魄後,在宗學裡當過雜役,並時與優伶交往,演戲以為樂:他飽經憂患,屢經播遷,最後在北京西郊定居下來,開始了「著書黃葉村」的筆墨生涯。他的生活十分貧困,「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敦誠《贈曹雪芹》),但「茅椽蓬牖,瓦灶繩床」,並不妨礙他頑強寫作《紅樓夢》的「襟懷」。他十年辛苦,飽含血淚,將少年時代的秦淮舊夢,中年時代的人世滄桑,一舉傾注在筆端。其中既有對逝去青春的悲悼,亦有對「無才補天」的遺恨,更有對黑暗醜惡的鞭撻,還有對紅塵浮生的徹悟。「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他的心情是何等地悲憤沉痛!可惜曹雪芹尚未寫完這都嘔心瀝血的傑作,就「淚盡而逝」,只留下殘稿在篋,新婦飄零。幸有幾個朋友資助,才將他草草埋葬荒丘。曹雪芹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悲劇,而《紅樓夢》又是一部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小說,因此書中迴盪著低沉、悲愴的旋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