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佚詩看曹雪芹的身世

兩首佚詩看曹雪芹的身世

兩首佚詩看曹雪芹的身世

曹雪芹

一年前筆者從靖藏本《 石頭記》 的回前批中,為曹雪芹校勘出一首佚詩。

靖藏本《 石頭記》 簡稱脂靖本或靖本,1959 年於南京發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此書名《 石頭記》 ,是乾隆時期的手抄本,原為揚州靖氏所藏,「靖藏本」由此得名。此書1964 年尚在,十年浩劫中迷失不知去向。全書缺第二十八、二十九回.第三十回殘失三頁,實存七十七回余。原書有三十五回全無批語,其餘各回則保留了大量朱、墨批語,可見此書是抄配而成,又屬脂評系統。靖本封面下原有「夕葵書屋石頭記卷一」字樣的紙條。「夕葵書屋」是《熙朝雅頌集》 (其中錄有敦誠等人所作有關曹雪芹的詩)的主要編纂者、乾嘉時著名文士吳鼎的書齋名,可見此手抄本《 石頭記》 決非一般的抄本。

在靖本第五十三回回前,有段回前批,文字錯亂不可讀。關於這段批語,在《紅樓夢脂評校錄》[1]一書中曾作過介紹。

《 紅樓夢脂評校錄》 中對此批所作介紹如下:

靖藏回前祭宗祠,開夜宴,一番鋪敘,隱後回無限文字。(亙古)浩蕩宏恩,(亙古所)無。<所>母墉,兄先(死),無依。變故屢遭,(生)不逢辰。<心摧>(回首令)人<令>斷腸(心摧)!積德子孫到於今,旺族都中吾首門。堪悲<英>立業(英)雄輩.遺脈孰知祖父恩。<知回首>。(戴不凡對於這段評語.認為原先極可能是正文上的眉批,它一共三段,情況該是這樣的:a .第一「祭宗祠、開夜宴一番鋪敘,隱後回無限文字。(每行三、四字不等,批於本回首頁眉端最前。)b . 「積德… … 祖父恩」一絕當是題在回目左或右側的,其眉端上有三、四字一行的如下批語:「亙古浩蕩宏恩… … (當)知回首。」這是第二段。C .以下則是另起的第三段(無所母孀兄先無依變故屢遭不逢辰心摧人令斷腸),可作如下兩種校讀法:1 母孀兄先(卒夫出家), (投奔)無所,(四顧)無依,(生)不逢辰,變故屢遭,令人斷腸心摧!2 母兄先(卒), (己同守)孀,(投奔)無所,(四顧)無依,(生)不逢辰,變故屢遭,令人斷腸心摧!

(摘自《 紅樓夢脂評校錄》)筆者對上述批語的校勘除了照錄的上述兩種校勘之外,筆者未曾見過別種校勘。然而筆者對上述兩種均不敢苟同。經過反覆思考,同時又受到後半段批語的啟發,筆者將上引批語校勘成一條批語及兩首七絕:

祭宗祠,開夜宴,一番鋪敘,隱後回無限文字。

今回首——

亙古浩蕩無洪恩,屢遭變故不逢辰。

兄亡母婿無所依,令人斷腸亦摧心。

積德於今到子孫,都中望族首吾門。

堪悲立業英雄輩,遺脈誰知祖父恩。

當兩首七絕校改完畢後,重讀一遍時,一種悲情與怨憤撲面而來!使人不禁要問:兩首七絕出於何人之手?又是誰將它們載入了書中?

兩首七絕只能出自雪芹之手

顯然,靖本第五十三回回前的這兩首詩,與《 紅樓夢》 小說無關,卻與「祭宗祠,開夜宴,一番鋪敘,隱後回無限文字」一起,被作為批語載入書中。此詩出自誰人之手?這便涉及了在書中留下了大量批語的脂硯齋是何人的問題。

關於《 石頭記》 的主要批書人是何許人的問題,紅學界向來說法不一:有人說脂硯齋,「即是那位愛吃胭脂的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有人說脂硯齋是史湘雲的藝術原型,是曹雪芹的續絃妻子。有人說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堂叔,可能名曹碩者… … 不一而足

筆者胞姊霍力君認為,脂硯齋是曹雪芹及其隱居香山時的妻子柳惠蘭在批注《石頭記》 時合用的筆名(詳見《 解開脂硯齋之謎》 一文)。

現在,我們從被校勘出的兩首詩的內容上來看,此詩只能出自雪芹之手。尤其是七絕中的「兄亡母媚無所依」一句,除雪芹之外,無論是他的妻子還是他的堂叔,都不可能將這樣的詩句載入曹雪芹的著作中,去充作回前批。筆者由此斷定.這兩首七絕,是曹公回首往事時,對自己一生不幸所發出的感慨,是有意向讀者透露自己的身世。

試解兩首七絕

在解試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重提雪芹家世:

一、江寧織造的世襲情況與曹頰的過繼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在世時,曾任江寧織造之職。璽死後,其子寅繼任江寧織造,又作巡鹽御史。曹寅只有一子曹額。寅於康熙五十一年病故。寅死後,康熙特命當時年僅二十左右的曹顒襲任江寧織造朗中(三品)之職。康熙五十三年臘月,顒病故於北京,身後留下了妻子馬氏與母親李氏兩代孤孀。康熙憐念先臣,特命將曹寅的四侄兒曹頫\入嗣為李氏之子,並繼曹顒之後,再次襲任江寧織造,成為年輕的江寧織造。他當時年僅十六、七歲。

二、曹雪芹曾有一兄,幼年夭亡據曹寅同時代人張雲章《 樸村詩集· 曹荔軒(曹寅)銀台得孫卻寄,兼送入都》一詩得知,曹寅在世時曾得過一孫,但此兒在其父曹顒病故前先已夭亡,這是從曹叛康熙五十四年三月七日的奏折中得知的:

… … 奴才之嫂馬氏,因現懷妊孕已及七月,恐長途勞頓,未得北上奔喪,將來倘幸而生男,則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摘自《 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 。中華書局1975 年版)由此得知,曹顒死時,膝下無子。否則,奏折上就不會出現「倘幸而生男,則奴才之兄嗣有在矣」之說了。

在曹家《 氏族譜》 與《 五慶堂譜》 上的曹顒名下,均有叫天祐的兒子,且作了官:《 氏族譜》 :《曹璽)玄孫曹天祐,現任州同。」《 五慶堂譜》 載:「順… … 生子天祐」。又;「天祐,顒子,官州同」。是天祐即顒遺腹生,而《 氏族譜》 誤列「無孫」。按氏族譜系乾隆皇帝於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命修,至乾隆九年十一月刊成者,其云「現任」時限確切。… … (摘自周汝昌先生所著《 紅樓夢新證》。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 年版)曹氏族譜中的曹天祐,便是頫\奏折中提到的那個遺腹子。他於五月初生了下來,是個男孩。且長大成人做了官。因而曹顒名下,才有了天祐這個官職為州同的兒子。

王利器先生認為:曹顒的遺腹子曹天祐,便是《 紅樓夢》 一書的作者曹雪芹。筆者贊同此說。在筆者所作《 曹雪芹生辰考》 一文中,不僅採納了王利器先生的觀點,並在這一基礎上,論證出曹天祐出生在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筆者認為:曹顒之子曹天祐即曹雪芹,他曾有個兄.長幼時夭亡,其母馬氏早婿。- 在此前題之下,我們來解釋這兩首回前詩:

試解兩首回前詩

〔 其一〕

亙古浩蕩無洪恩,屢遭變故不逢辰。

兄亡母婿無所依,令人斷腸亦摧心。

試解此詩:

亙古浩蕩無洪恩- 並不存在自古未有的浩蕩洪恩。

這個詩句中的「亙古洪恩」是有所指的。此說緣於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八日李煦的奏折:

奴才李煦2 跪奏。曹顒病故,蒙萬歲天高地厚洪恩,念其孀母無依,家口繁重,特命將曹頫\承繼襲職,以養贍孤寡,保全身家,仁慈浩蕩,亙古所無。(摘自《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 。中華書局1975 年版)

讀者可以看到,這首回前詩第一個詩句中的「亙古浩蕩無洪恩」中的「亙古」、「浩蕩」、「無」、「洪恩」七字,均出自李煦當年的奏折。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嗎?不!這是對奏折中所流露出的那種感恩思想的反叛與對抗工作者因何會產生這種情緒?筆者淺析於下:一、作者從其祖父曹寅的病故、父親的早逝中認識到,祖父和父親終日奔忙勞碌,是在為皇上賣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尤其是他父親曹顒,正是由於年底押運貢品進京,才病死在都中的!否則,隆冬臘月,曹顒不在自己溫暖的南京家中準備過年,卻千里迢迢、頂風冒雪來到北京作甚?筆者此說決非妄猜,因為曹公已將自家每逢年底都要向清宮進鮮的史實載入了書中請看一段原文:

至掌燈時分,鳳姐卸了妝,來見王夫人回話:「今兒甄家送了來的東西,我已收了。咱們送他的,趁著他家有年下進鮮的船回去,一併都交給他們帶了去罷?」

王夫少、點頭。……

(第七回)書中的甄家,其中包括蘇州的甄士隱家與金陵的甄寶玉家,均隱寫著作者的「真家」(詳見《 雨村其人》一文。載《 紅樓解夢》 第三集)。因此說,上引原文中所談到的「趁著他(甄)家有年下進鮮的船回去」,正記載著作者之真家,每逢年底都要用船運載江南土特產向清宮進貢之史實。由此筆者想到,曹顒年底進京,最大的可能是押運貢品而來,不料一病死在了都中。曹顒之死,關係著曹家的興衰與天祐的命運;曹顒的死因,祖母不可能不告訴雪芹,這會在他心中投下抹不掉的陰影。他難道會將這一切,視為皇上對曹家降下的「亙古浩蕩洪恩」嗎?

二、讀者自李煦的奏折中可以看出,曹顒死後,康熙特命曹頫\「承繼襲職」。李煦奏折中稱康熙此舉,是對曹家降下的「亙古浩蕩洪恩」,而事實卻是:曹頫\的「承繼襲職」,不但未能「養贍孤寡」、「保全身家」,反而給這個家帶來了一連串的災難。如果沒有曹顒的「承繼襲職」,很可能曹家敗落的不會如此迅速、悲慘、徹底!這恐怕便是曹公在詩句中寫出「亙古浩蕩無洪恩」的另一原因,或許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曹公與香玉一生的不幸,正是葬送在曹頫\夫婦手裡。曹公對曹頫\夫婦的痛恨,決不亞於對雍正的痛恨。

屢遭變故不逢辰- 連二連三遭到不幸,自歎命運不好,生不逢辰。

詩句中的「屢遭變故」概括了曹公一生的遭際,這其中包括——康熙五十三年年底其父曹顒的病故。轉年曹頫\的入嗣;雍正六年正月南京曹家的被抄,隨後曹頫\帶領全家老小進京領罪;雍正八年宮中選秀,曹頫\夫婦將香玉認作女兒送進宮去,自此使天祐、香玉誓作三世夫妻的願望化作泡影;雍正十年,香玉虛齡十七被強納為皇貴妃。這樣的打擊,幾乎要了天祐的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夜間,雍正服丹暴亡。翌年,香玉再度為尼,離開清宮;乾隆九年,天祐中舉並得官州同。不久香玉為其生下一子,不料天祐香玉事發,一個懼禍逃禪,一個懸樑自盡。天祐香玉一案被定作賊案。天祐被宮中革出不用,其家被掃地出門。「家亡人散各奔騰」,正是指此。乾隆二十八年秋,天祐香玉所生之子病故。- 這一切,便是曹詩中「屢遭變故」之內涵。

兄亡母媚無所依- 兄長夭亡,父親早逝,孀母弱子無依無靠。

令人斷腸亦摧心- (回首往事)令人痛不堪言,猶如撕肝裂膽,斷腸摧心。

〔 其二〕

積德於今到子孫,都中旺族首吾門。

堪悲立業英雄輩,遺脈孰知祖父恩。

試解此詩:

積德於今到子孫- 雪芹祖父曹寅能文能武,好善樂施,濟弱扶危,是當時聞名遐邇的文化名流,以「善」著稱。「積德」正是指遭寅好善樂施。此句是指曹寅而言。

都中望族首吾門- 曹家堪稱百年旺族,金陵首富。詩句中的「都中」是隱寫中的金陵。(詳見《 雨村其人》一文,《 解夢》 第三集)

堪憐立業英雄輩- 指雍正帝與乾隆帝所襲帝王霸業。

遺脈誰知祖父恩- 雍正的兒孫們,有誰知道曹寅有恩於他們呢?想當初,如果不是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康熙面前力薦皇四子胤禛的兒孫們,怎麼會有作皇上的分?又如何去建樹帝王功業?

顯然,這兩首七絕是曹雪芹晚年在回首往事時所發感慨,同時是對自己家境、身世的有意披露;被校堪出的兩首七絕,加起來也只有八個詩句,然而就是這八個詩句,卻有助於下述問題的解決與澄清。

澄清幾個問題

一、曹雪芹究竟是誰的兒子- 到目前為止,關於雪芹是曹寅之孫這點,紅學界幾乎沒有爭議,但一說到曹雪芹是誰的兒子時,九位學者便各持己見、互不相讓了。例如:周汝昌先生認為曹雪芹是曹順的兒子,王利器先生則認為曹雪芹便是曹顒的那個遺腹子,兩者之間,至今互不相讓。筆者在《曹雪芹生辰考》 3 一文中,贊成王利器先生的觀點,即曹雪芹便是曹顏的遺腹子曹天祐。否則,曹雪芹為何敢將「曹天祐」變更姓氏,改名為「吳天祐」寫入書中?他只能給自己改姓,卻無權替別人改姓!如今,由於被校勘出的第一首七絕中出現了「兄亡母婿無所依」的詩句,使我們得知,詩作者的身世與曹天枯的身世相符,這便為曹雪芹即曹顒之遺腹子說,找到了新的證據。

二、曹雪芹出生在哪一年的問題- 關於曹雪芹的生年間題,紅學界多年來亦常有爭論。周汝昌先生認為曹雪芹生於雍正二年,即1724 年夏,王利器先生則認為曹雪芹生於康熙五十四年夏即1715 年,兩說之間竟然相差了九年之多。筆者贊成王利器先生之說,並在《 曹雪芹生辰考》 一文中,通過考訂賈寶玉的生辰,確定曹雪芹生於康熙五十四年五月三日,即1 715 年6 月4 日。

如今我們自詩句「兄亡母孀無所依」得知,曹雪芹便是曹顒的遺腹子。曹顒死於康熙五十三年年底,自然,他的遺腹子也只能出生在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 年。

三、曹雪芹的譜名叫曹天祐,曾中舉,得官州同- 曹家《 氏族譜》 中載,顒子天祐,「現任州同」。關於曹雪芹是不是《氏族譜》 中那個記在曹顒名下的曹天祐,他是否中過舉,是否作過官等問題,在紅學界均有爭議。如今既然已從「兄亡母孀無所依」的詩句中,得知雪芹即曹顒的遺腹子,那麼《氏族譜》 中關於顒子曹天祐的一切記載,實際上便成了對曹雪芹身世的記載- 雪芹的譜名叫天祐,曾中舉,官州同。

四、曹雪芹自己參與了批注《 石頭記》 - 關於脂硯齋是何許人的問題,紅學界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如今被校勘出的兩首七絕既出自曹公之手,又以回前批的形式被載入書中,這就為曹雪芹參予批注《紅樓夢》 找到了依據。這就足以證明,脂硯齋的批語中,融入了曹雪芹自己的批注。

由此讀者便可得知:曹雪芹不僅是《 石頭記》 的作者,同時還參加了此書的批注工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