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賈寶玉形象的社會性質
曹雪芹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紅樓夢》;而《紅樓夢》的偉大卻不僅在於它深刻地表現了中國封建社會不可避免的衰敗,廣泛而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而且在於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無與倫比的鮮明的藝術典型。賈寶玉形象便是這一系列典型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但是,這一形象也是《紅樓夢》人物畫廓中性格最複雜、最難理解的典型。對於這一形象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顯然有助於對《紅樓夢》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認識。本文擬從賈寶玉形象社會性質與美學性質的分析中,總結出它們之間的關係,使人們對賈寶玉形象的社會內涵和美學內涵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一
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不僅要求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徵,而且要能概括時代風貌,揭示社會生活的歷史本質,體現出一定階級或階層的深刻共性。同樣,一個成功的藝術形象,要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要與其它同類形象鮮明地區分開來,除了它自身所具備的發人深省的社會內涵以外,從這一形象身上表現出來的令人賞心悅目的美學內涵也是不容忽視的。賈寶玉形象具有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和廣泛而複雜的美學內涵。
人們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欣賞一個藝術形象,首先總是從其外表入手,然後才由表及裡,由低到高,逐漸認識到它的實質。而一個藝術形象的「表」可以說是它能使人「快目」的一些美學性質。這些美學性質雖然是「表」,但沒有它,形象就不會對讀者有吸引力,更不要說進一步去探索其社會性質了。因此,對人物形象進行階級的、歷史的分析,揭示其深刻的社會內涵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文學領域內,特別是在文學欣賞中,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社會性質,並非找到了這一典型引起人們審美情趣,產生永恆藝術魅力的真正原因。因而,對典型形象的分析,既要考慮它的社會性質,又要分析它的美學性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地把握這一形象,才會瞭解到賈寶玉這一藝術典型二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欣賞,有時甚至超出了不同的階級和階層,越過了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產生了那樣大的「魔力」,在不同人物中形成「共鳴」的真正原因。
賈寶玉神話般的前身吸引了讀者。這是女媧氏煉石補天時用剩的一塊頑石,後來靈性稍通,由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投胎人間,轉世為人。寶玉是賈府的太上皇賈母的掌上明珠,內政操持者王夫人不可或失的嫡生子,皇上的貴妃元春的親弟弟。因而,這個命根子一落地便得到了無限的溺愛。賈政望子成龍,賈母要拿寶玉解膝下之歡,這樣,賈母和賈政之間在對寶玉的管教問題上發生了矛盾。可是,在封建孝道的支配下,賈政怎能扭過賈母呢?於是,這一矛盾使寶玉滑脫了讀孔孟之書,學八股之文的封建仕途經濟的道路,從而得以在內幃廝混。在這個女兒國裡,他拋開了那乏味的「四書」、「五經」,丟下了枯燥的八股文,以自己之所好,雜學旁收。野史傳奇使他著了迷,「西廂」、「牡丹」成了他最喜歡讀的書,被稱為「真正的好書」。「好書」陶冶了他,激發了他對個性的追求,打開了他心靈的洞天。詩詞曲賦的業餘愛好啟發了他的奇才,使他大顯身手。在他身上,人們可以發現,中國傳統的民主性和人民性的文化思想並不在八股文裡,八股文只不過是邀名取利的工具,進身仕途的階梯。
由於生活在女兒群中,賈府眾丫鬟的社會地位和身世,以及那些小姐們的命運遭際給予賈寶玉極大的影響,再加上政老爺不善罷甘休,為他提供的以經濟學問為樞紐,以利害關係為轉移的犤?交路線,使他更加認清了那些以「八股」而得勢的官僚們的真面目,更增加了對他們的厭惡之感。賈寶玉對封建傳統思想的厭惡進而擴展到了對體現這種思想的社會制度的反感。他甚至把「君子殺身以成仁」的最高封建道德罵得一錢不值,稱封建最高統治者是「昏君」,文臣武將是不顧君國的鬚眉濁物。進而他又說:「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於天,若非聖人,那天也斷斷不把這萬機重任與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釣譽,至不知君臣的大義。」他不僅有這樣的看法,而且還有更激烈的行動,除「四書」外,竟將別的書都燒了。這是多麼勇敢的行動!
所有與封建仕途經濟相聯繫的這一切都是封建統治者所不能容忍的。可見,寶玉在仕途經濟上是一個徹底的封建叛逆者。
寶玉的反對仕途經濟這一行為在他生活的範圍內很少得到別人的允諾,只有他的知己林黛玉才把這一點看得無足輕重。寶玉形象的這一社會性質在八股取士制盛行的當時,對於那些正統派來說,的確是眾目睚眥的。但是,他對當時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卻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今天,這一社會性質不僅能為讀者所接受,而且是啟發讀者通過這一形象認識當時社會本質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賈寶玉對仕途經濟的反對是見諸行動的,是很明顯的。這一社會性質也使賈寶玉形象生輝,使讀者把他作為一個真正的審美對像來欣賞。因此,這也是賈寶玉形象的美學性質。
二
被稱為「情癡」、「情種」的賈寶玉不僅肯定「情」的價值,而且追求「情」的解放。「重情」成了寶玉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他的許多社會性質和美學性質都是由此生發出來的,寶玉的確是一個「情」的化身。他夢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說:「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又說寶玉之「淫」為「意淫」,而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親密合作者,瞭解《紅樓夢》創作意圖,熟悉《紅樓夢》創作過程的脂硯齋說:「按寶玉一生心性,只不過體帖二字,故曰意淫。」實際上,這種「意淫」就是重感情。小說第一回作者聲明這部書「大旨談情」,脂硯齋也說:「作者是天下人共來哭此情字」。這「情」在寶玉身上體現得非常充分。由於異常地重「情」,因此他常常為「情」而苦惱。伴隨「情」而來的便是「瘋」、「癡」、「呆」、「傻」、「怪」等一系列被人們認為是反常的行為。由於重情,使寶玉無視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在主僕關係、戀愛婚姻上產生了一系列叛逆行為。這一切表面看來似乎都是由「情」生發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如此簡單地看問題,在分析這些社會性質的時候,必須緊密結合這一人物生活的時代和環境。賈寶玉身上的這些豐富的社會內涵使讀者對他產生了同情、讚賞、在讀者心目中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些社會性質也是引起人們審美情趣的原因,因而也是賈寶玉形象的美學性質。以下將對這些作一具體分析。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傳統的觀念都是男尊女卑,男人占統治地位,而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庸,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工具。連孔老夫子也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在整個封建社會裡,政權、族權、神權、夫權這四座大山壓得廣大婦女喘不過氣來。雖然曾經有幾個人為婦女的地位而吶喊,但畢竟太微弱了,終久被歷史波濤無情地淹沒了。到了明、清時,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形成,婦女地位問題也開始有人注意了。在這一思潮的衝擊下,賈寶玉也感到了女兒們的痛苦,聽到了丫鬟們的呻吟。
在與眾丫鬟的接觸過程中,他認識到奊?們是那樣純真、善良,卻無一點人身自由,她們不過是供貴族們驅使的奴隸,消遣的工具。在對封建仕途經濟厭惡的同時,賈寶玉對這一現象又深深不滿,產生了一些怪念頭。他甘願為眾女兒服務,替諸丫鬟充役,並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他便料定原來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只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作為賈寶玉「襯身」的甄寶玉也說:「這女兒兩個字,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可見女兒在他的心目中遠遠高於那些整天混跡於「仕途經濟」的貴族男人們。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簡直成「男卑女尊」了。有人說寶玉「女兒化」了,在他身上有一種女兒崇拜。的確不假,寶玉同情女兒,尊重女兒,這種女兒崇拜的形成是他看到了男性貴族社會醜惡的必然結果。
自幼在姊妹中生長,「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的寶玉,一旦看清了男性貴族的真面目,在他的心目中,女兒這一世界與那濁臭不堪的男子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而,能為女兒做事,寶玉便覺得無比高興;女兒們都不嫁不死,終身與他為伴是他的人生理想;死後眾多女兒的眼淚把他送到鴉雀不到的幽僻去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托生為人是他最大的慰藉。他的這些「怪」念頭,賈府的統治者們是察覺到了,並且瞭解到了它們產生的根源。因而,與女兒廝混使他的生母王夫人大為不樂,作為封建衛道者的政老爺更不贊成。不料賈母的溺愛卻使這些思想不致於過早地遭到扼殺,致使寶玉思想中生發著一苗「男尊女卑」的嫩芽。
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一部分人盡情地享樂,而另一部分人卻用血汗供養他們,主子們與奴僕之間的統治與被統治,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身為主子的賈寶玉卻不然。他看到了奴隸的血淚,聽到了奴隸的呼聲。從大觀園到整個賈府,再到整個社會,哪裡還有下人的自由呢?他們象工具一樣被主子們驅使、奴役,直至搾乾最後一滴血汗。
若大一個賈府,主子僅有二、三十人,而供他們驅使的奴僕卻多達二、三百人。僅丫鬟就有世代為奴的「家生子兒」,有買來為奴的,有優伶、戲子,她們以各種方式,變盡戲法供養著主子們,博取主子們的歡顏。這裡的主子們富而好禮,從不干「為富不仁」的事,即使如此,一個個奴隸照樣被他們摧殘致死。智能兒的愛情悲劇,金釧兒的蒙羞跳井,晴雯的被逐致死,芳官的出家,司棋、鴛鴦的自殺……;還有處於社會下層而寄人籬下的尤三姐的殉情,尤二姐的吞金……,等等。這一系列血淋淋的變故在寶玉心上撕開了一道又一道傷痕,使他漸漸醒悟了,逐步認識到了奴隸的辛酸。從奴僕興兒的口中我們知道寶玉「每日也不習文,也不學武,又怕見人,只愛在丫頭群裡鬧。再者也沒剛柔,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頑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的去。」可見這位寶二爺與那些見了奴隸腳踢拳打,長吆短喝的主子完全不同。從丫頭春燕的口中我們又瞭解到:「寶玉常說,將來這屋裡的人,不論家裡外頭的,一應我們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與本人父母自便呢。」他看到諸丫鬟的苦處,要給他們自由,這在當時是多麼大膽的想法!寶玉不僅對自己屋裡的丫鬟盡心體貼,而且對遭賈璉和鳳姐毒打的平兒軟語相慰,為乊?理裝,對「應憐」而無人憐的香菱也無比同情。當家中丟失了東西時,他惟恐眾丫鬟受苦,因此全包攬到自己身上。這時,在他的心中,還存在什麼主僕的界線呢?金釧兒死後,他感到問心有愧,偷偷跑到郊外去祭奠;晴雯的死,更使他五內俱傷,一切悲哀、幽怨都溶進了氣勢浩蕩,感情充沛的《芙蓉女兒誄》中,他長歌當哭,憤怒地喊道:「鉗波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這是震撼人心的警句。
寶玉這種主僕平等,自由、博愛的思想是與當時的社會思潮密切聯繫著的。十八世紀的中國大地,奴隸們已經開始覺醒了。他們在為爭取自己的解放而作一些有意識的努力;一些進步思想家也在為奴隸的自由而奔走呼號,他們主張自由、博愛,要求人人平等。寶玉思想正是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在丫鬟們的熏陶下逐漸形成的。
賈寶玉的戀愛也打破了古老的封建傳統,是真正的封建叛逆者的愛情。因為他「碰到了絕代的悲劇典型林黛玉。」(蔣和森《紅樓夢論稿》)寶黛愛情是建立在長期瞭解,思想一致基礎上的真正的愛情。在長期親密相處,相互瞭解中,他們的友誼昇華了,在相互無數次的試探中,兩顆心完全契合了。在這個過程中,儘管由於寶玉的「輕薄」和黛玉的「心窄」而發生過無數次波折,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不愉快,但二人的癡情有增無減。
寶黛愛情是美好的,然而,有違封建禮法,不合封建家族利益的婚姻,貴族統治者是不允許的,儘管寶玉是賈母的「命根子」,黛玉也是曾經被賈母摟著叫「心肝兒肉」。但是,封建社會的婚姻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所說:「結婚是一種政治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勢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74頁)若用這一條來衡量,那位具有停機德、詠絮才,緊隨黛玉進賈府的薛寶釵無疑是最恰當的候選人。論相貌,才學,寶釵的確不在黛玉之下,寶玉也曾一度「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但是,他們卻無絲毫的共同語言。那位具有「齊家之才」,城府極深,藏愚守拙,「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豪門千金,寶玉終於還是和他「生分了」。可是,「忽喇喇似大廈傾」的賈府卻非常需要這樣的婚姻。賈府需要「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作經濟後盾,而薛家也渴求「白玉為床金作馬」的賈府作政治靠山,因而,這個聯姻在賈府和薛家的統治者看來是門當戶對,再合適不過的了。寄人籬下,靠別人的施捨與憐憫過日子的林黛玉無疑成了這一婚姻的障礙,無論從封建禮教還是從封建權勢任何一方面說,衛道者們都是要把她剷除的。
在強大的封建勢力重壓下,「木石前盟」顯得毫無力量,一擊即潰,「金玉良緣」戰勝了「木石姻緣」,寶黛愛情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個從一開始就向封建主義提出挑戰的寶黛愛情,隨著它的發展,毫無可躲地與這個社會發生了總衝突。這是叛逆者的愛情,它比愛情上的叛逆更能激起對禮教的憎恨。婚姻問題成了寶玉與這個罪惡家庭矛盾激發的導火線,它把寶玉推上了真正的叛逆道路,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逆子貳臣。黛玉的死給了寶玉沉重的一擊,使他對這個罪惡的社會完全看透了,對自己的家庭再也不抱一點希望了。賈母的慈中帶剌,鳳姐的兩面三刀,王夫人臉上的血污,政老爺手中的木棒……,他看清了這一切,他還有什麼可顧惜的呢?寶玉終於懸崖撒手,斬斷塵緣,遁入空門,去尋找精神的解脫(不論他是否解脫),與他所出身的階級徹底訣別。
寶黛愛情是純潔的《?持久的、專一的,其悲劇是震撼人心的。這是時代的悲劇。
愛情悲劇是寶玉這一形象的社會性質。帶有神話色彩,富於浪漫氣氛的降珠仙子以眼淚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終於淚盡夭亡的故事固然能激起讀者的興趣,但震撼人心的寶黛愛情悲劇卻更給人以悲劇美的享受。它是那樣激動人心,曾產生過那樣大的作用。封建時代的「善男信女」們有的在讀完《紅樓夢》以後,聯繫己身,竟然癡狂而死;有的「紅學」迷被黛玉的故事所感動,替黛玉鳴不平,與贊成寶釵的朋友進行爭辯,「幾揮老拳」對於這些,今天的青年當然是不會去倣傚的,但是,寶黛愛情悲劇終究是激動人心的,這說明,在寶玉身上,叛逆性的戀愛也是一個重要的美學性質。
三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敘述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傳統小說那種「美則無一不美,惡則無往不惡」的老手法在曹雪芹筆下完全不見了。這些我們也可以從賈寶玉形象的塑造中看出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並非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徹頭徹尾的封建叛逆者。由於時代、階級的局限,環境的影響,在他身上也存在著不少瑕疵。有人說他是一個「富貴閒人」,並非沒有道理。安富尊榮、珠圍翠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寄生生活也難免使寶玉帶有封建貴族公子的紈褲習氣。當李嬤嬤喝了他為襲人留下的茶時,他大動肝火,要把茜雪(或李嬤嬤,書中所敘,前後不一)攆出去,後來在眾人的苦苦哀求下才息火罷休;眾頑童大鬧學堂時,寶玉的貴公子氣表現得十足,直至迫使金榮為秦鍾賠禮、給自己叩頭為止,這雖然是由於珍重他與秦鐘的情誼而逼迫別人幹的,但到底是貴公子的行為;他與襲人「偷試雲雨情」,雖然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襲人,甚至認為是作者為了突出寶玉的早熟而有意安排的,但這只有那些膏梁子弟幹得出來;他給襲人的「窩心腳」雖然是無意的,但畢竟是盛氣凌人;他不時與一些紈褲子弟吃喝玩樂,有時還稱頌聖恩,對長輩極是盡禮,……。這一切是在當時環境 的影響下形成的,它說明,賈寶玉身上還沒有完全脫盡貴族階級的習氣,他只不過是一個舊時代的叛逆者。「富貴閒人」是賈寶玉形象的社會性質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賈寶玉身上的這種習氣不僅不被小說中正直的丫鬟們所欣賞,就是正派的老爺們也反對,當然不會引起我們的興趣。從審美方面來說,它不會帶給人們多大的藝術享受,有些甚至令人作嘔。因而,這不是賈寶玉形象的美學性質。但是,對於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特別是賈寶玉這個貴族叛逆者來說,卻是不得不具備的。因為只有這樣,賈寶玉形象才有血有肉,才符合他的時代及其生活環境。
在賈寶玉這一形象身上,許多社會性質和美學性質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他厭惡仕途經濟,反對男尊女卑,主張主僕平等,要求戀愛自由,等等,這一切不僅為人們所欣賞,引起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對人們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從這一形象身上,人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的腐朽本質,統治階級的沒落過程。但是,這一形象的某些社會性質並不能為今天的讀者所欣賞,如他的紈褲習氣;相反,他的某些美學性質雖然能為人們所欣賞,但從這裡,我們並不能看到它所體現的階級本質,時代特色,叛逆精神(當然,䊻?大的方面來說,一個時代人們的外貌、舉止等多少會反映出一些這個時代的精神來。),如風流的外貌、瀟灑的舉止等等。
總之,賈寶玉形象的社會性質和美學性質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是一對有機結合的整體,它們完整地統一在賈寶玉形象中。這些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和美學內涵又使賈寶玉形象給人以真實、新穎、複雜的感覺,它們使這一典型放射出永恆的光芒,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塑造了這樣傑出的藝術典型,難怪乎:「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