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首卷讀後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首卷讀後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首卷讀後

紅樓絮語

 曹雪芹寫《紅樓夢》,「十年辛苦不尋常」。而今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

研究所校勘《紅樓夢》,則七易寒暑。在生活節奏已大大加快的當代,這股執著

的勁頭也夠不尋常了。七年間,《紅樓夢》的11種早期抄本的影印或複印本(

後來又補上列寧格勒藏本,共12種)匯聚於北京恭王府內的一間斗室,將它們

的異同比勘對校,記錄於專用稿紙,一字不苟,一本不漏——這項絕不輕鬆卻並

非人人都能理解的工作,由馮其庸先生總其成,馮統一君任其事。現在一提起「

皓首窮經」來,總是含著貶意的;但對於為校勘《紅樓夢》而「消得人憔悴」的

匯校者,我卻願致以敬意。這是因為,此種事無須人人去幹,卻必須有人去幹,

以一二人的辛苦而換來千百人的便利(指紅學研究者),再往遠一點說,或還能

告慰雪芹於地下,嘉惠讀者於未來。如此「埋首窮紅」(借民初某先生語:「吾

之經學,系少一橫三曲者」),真是善莫大焉。

《紅樓夢》的版本研究自胡適始,至今恰好一個花甲的歷史。那研究成果,

可說已相當深入。但有兩個薄弱點不容忽視:一是早期抄本畢竟尚未全部影印,

作為某一研究者個人,很難得見某些珍本,遑論聚諸抄本在一起作從容考察了;

二是以往的大多數研究,或囿於所見偏重於某一版本的內部分析,或限於精力只

得依局部現象做出整體性推斷。對這兩個薄弱點的反省,亦即對一次全面匯校、

一部精審可靠的匯校本的呼喚。紅樓夢研究所挑起這副擔子,當屬義不容辭。於

今他們貢獻出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文化藝術出版社現已出版首卷),

第一次從橫向(現存全部版本)和縱向(八十回首尾無遺)兩個方面的完整意義

上,對《紅樓夢》早期抄本作出了考察記錄。為紅學的版本研究提供了全面而翔

實的材料。

翻開書頁,所見是一種面目一新的匯校方式。沒有繁複冗贅的「某本作某」

的文字校記,而是把底本(庚辰本)的每一行擴展為一頁表格,縱11行,首行

為影印的庚辰本正文,以下依次列出己卯、夢稿、甲戌、蒙府、戚序、戚寧,鄭

藏、舒序、甲辰、程甲和列藏本的相應部分,文同則留白,文異則錄出,並用各

種符號表示刪、增、改等情。這種校法,諸本文字橫向排比,異同之處粲若列眉,

使用者「一目十行」之下,諸本面貌已瞭然於心,絕無羼誤之虞,且具檢索之便。

這種匯校方式,全出於校者的創新。這既由內容(入校本之多)所決定,也是開

展版本系統研究的需要。

用系統的而不是孤立的方法來研究《紅樓夢》版本,這是在另一層意義上的

創新。獨鑽某一版本,難免盲人摸象。把各種早期抄本視為一個有機的系統,綜

合考察、整體研究,才有可能較準確地排定各版本的序列位置,較切實地辨別其

親疏淵源,較科學地劃分其母系統之下的子系統,較清晰地窺視其流傳繁衍的歷

史原貌。這道理其實不言自明,但個別考察易,系統研究難,難就難在基礎材料

工作的耗工費時。可以說,必有此一番匯校功夫,才能使紅學的版本研究進入系

統方法的新境。現在,各本間的因襲傳承關係,已經在匯校本的橫向對照中初露

其經絡了。治版本,一字一句地計較,從大多數讀者的角度看來,也許是過於微

觀的研究了。但若把著眼點移近一些,便會看到這裡也有一種相對的宏觀——我

以為就是系統的研究。而更為宏觀一些的對一部文學巨著的科學評價,也正應建

基其上。由此我們又可以說,必有此一番匯校功夫,才能使整個紅學研究建立在

更為科學、堅實的基礎之上。在感悟和鑒賞之餘,增加些定量的實證分析,這樣

去認識曹雪芹本人、《紅樓夢》本文究竟是何面目,探計作者的修改或後人的妄

改究竟反映了何種思想或心態……如是觀之,我們不妨稱這厚重而精美的五卷大

書是為紅學研究添築的一塊基石。

末了,願獻上一點小小的異議。此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依底本

命名。但在總共12種版本中,僅3種名前有「脂硯齋重評」字樣;況且此書又

只匯校正文,捨脂評不校。為了名實相符,似乎簡省一點,逕稱《石頭記匯校》

便妥。不知匯校者以為如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