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抄本研究的新進展
一、尋尋覓覓細校勘
張俊先生和曹立波博士先用師大本對照北大庚辰本(以下簡稱北大本)作認真仔細的校勘。他們就師大本與北大本的異同作了比較。就相同之處而言,庚辰本的特點師大本都有。如六十八回缺一頁,八十回無目等,基本一樣。師大本將北大本改動的地方,基本都抄清楚了。不同之處也發現不少,主要是是改字、增補、脫漏、移位以及正文和批語調換、眉批寫成夾批、改換墨色等七個方面。
師大本的正文粗看似乎是照北大本抄的,但也有北大本點出要刪去的,而師大本沒刪,照舊寫下來了。也有北大本無任何改動痕跡的地方,而師大本改了。改字的現象很多,比如北大本第七十九回1965頁,「林黛玉滿面含笑口內說道:『好奇的祭文,可與曾我碑並傳了。』」這裡抄手把「曹娥碑」誤寫成「曾我碑」了。師大本在抄寫過程中,某些文字的位置安排較北大本也有所變動,如改變抄寫格式、連接文中的空白以及調整先後的次序等。
師大本的脫文,有的與北大本一樣;但有許多處,師大本沒脫,補得很有根據,可以從己卯、甲戌、戚序等本上找到版本依據。師大本在抄寫過程中,有的按北大本也照脫了,有的則增補上了。綜合考察師大本比北大本所增加的文字,可以判定,師大本的補文加字,當以己卯本、戚序本(蒙、戚一系的本子)為主,也參考了程甲本或甲辰本等其他版本。比較起來,師大本好於北大本。
張俊先生和曹立波由此認為,北師大所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具備北大庚辰本的特徵,與北大本有密切關係,當是以北大庚辰本為底本,參照己卯本、甲戌本、戚序本、程甲本或甲辰本等版本,加以校補、整理而成的。 種種跡像似乎都向他們表明,師大本的整理者關涉己卯本、庚辰本的重要收藏者以及與收藏者關係密切的一些人士。
二、踏破鐵鞋訪來源
為了確正師大本的版本來源,張俊先生和曹立波首先梳理了北大本從1932年初被徐星署買進,到1949年5月5日賣給燕京大學的過程。這其間,周紹良和陶洙(心如)二先生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因為抗戰期間庚辰本曾由天津周紹良家收藏過,他精通《紅樓夢》的版本,有過錄的可能性。另外,陶洙曾將甲戌本和庚辰本上的文字,抄補到他收藏的己卯本上,也有可能過錄一個完整的庚辰本。同時,因為他們對師大本與己卯本、與陶洙的關係有所懷疑,猜想陶洙曾根據庚辰、甲戌本校改並抄補過己卯本,是否也會校改一部庚辰本呢?
2月下旬到3月初,曹立波借閱了己卯本原件,翻開陶洙所抄補的每一頁,字體與師大本甲抄手的筆跡幾乎相同。接著又對比了師大本與北大本不同的部分,發現有的地方師大本與己卯本上陶洙所補的內容是一樣的。有許多師大本與北大本不同之處卻在己卯本上(尤其是陶洙增補,而在出版時刪掉的部分)找到了根據。尤其是二十八回第9頁b面,北大本空缺半頁,而師大本有這半頁,多出155個字,這155個字,與其它脂硯齋評本相校,均有不同。然而,與陶洙所補的文字幾乎完全相同,僅一字有別,即師大本為「頓時」,己卯本為「登時」。己卯本上,這段文字也用「」號特別標明,上方還有一條陶洙在增補時用藍筆加的說明:「『唱畢』下至『快說底下的』止庚辰本缺此從甲戌本補錄」。事實上,這段文字在從甲戌本補錄時,還參考了戚序本。兩相比照,不僅文字幾乎完全相同,甚至抄寫格式、筆跡也基本一樣。這些都證實了當初的猜想是有道理的,這對於認識師大本與陶洙的關係、對師大本的定位提供了有力證據。
3月下旬在琉璃廠海王村「大眾收藏書刊資料拍賣會」上,曹立波看到周紹良先生收藏的《紅樓夢》版本中,有一套王希廉的光緒丁丑年評本《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上面有依據脂硯齋四閱評過的本子而校補的文字。硃筆眉批的字體與師大本的朱批有相似之處。還有,周先生的藏書章和題記落款用的筆名,都是「蠹齋」。經過仔細辨認和綜合分析,他們認為師大本的硃筆批語與蠹齋先生抄錄在《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上的脂批,有相似之處。尤其是「樹處引十二釵總末的確皆系漫擬也……」兩個本子上過錄的同一條批語,似乎出自一人之手筆。
3月31日,經杜春耕先生的引見,曹立波前去拜訪周汝昌先生。周先生表示:「錄副本曾借與陶心如先生,時間上限不早於1949年,下限不晚於1952年。」
4月29日上午,張俊先生和曹立波、楊健一起把兩個月來搜集到的資料,與師大本進行了核對。初步結論是:師大本的正文,是陶洙先生以北大庚辰本(照相本)為底本,參照其它脂本(以甲戌、己卯、戚序本為主)進行校補的。另外,師大本的硃筆批語(包括少數墨筆眉批)的字體,與周紹良先生1950年用庚辰本校補王希廉評本的字跡,有相似之處。師大本的朱批,可能是周紹良先生抄錄上去的。至於師大本的校補、改定、抄錄的時間,大致在1950年前後,當不早於1949年陶洙借到甲戌本的錄副本,可能在1953年俞平伯輯錄脂評之前。
曹立波等人在10月18日拜訪了病癒不久的周紹良先生。曹立波瞭解到陶洙曾經抄過庚辰本。陶洙抄的庚辰本,用己卯本改過,並且抄庚辰本時所用的底本,估計不是原本,而是一種曬藍的攝影本。周紹良先生還告訴曹立波,那些批語、眉批是自己寫的,「蠹齋」就是他。大概是1953年他在北京和陶洙往來時,看到其中也有漏的,於是隨手補上,把庚辰本的批語過錄上去。
三、百年紅學新熱點
關於這部書的價值,張俊教授和曹立波博士告訴記者:就正文而言,北師大本對北大本或刪或增或改,出現不少特有異文,與諸本均不同。有些異文對校讀庚辰本不無參考價值,對研究脂硯齋批語也有其參考意義。
馮其庸先生認為「這是初步校補的本子。即使是陶心如整理的,也是庚辰本系統早期校補的本子,從研究的歷史角度而言,是有價值的。」他還在其論文中指出,「從傳統的抄本的意義上來說,這可以說庚辰本的最晚的一個抄本了。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校補本,在傳統的《石頭記》抄本的發展史上,或可能是最後的一筆。」
據瞭解,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瞭解師大本的情況之後,即將出版此書。馮其庸先生已為師大本的出版撰寫序言。師大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出版,必將為已有百餘年歷史的紅學研究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