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一夢

紅樓一夢

紅樓一夢

紅樓絮語

一、「揚州舊夢久已覺」——《紅樓夢》與揚州的淵源

兩個世紀以前,大作家曹雪芹嘔心瀝血創作了《紅樓夢》。兩百多年來,這部不朽的著作始終煥發著巨大的藝術魅力。經紅學家研究考證,《紅樓夢》與揚州有著不解之緣。「揚州舊夢久已覺」,這是曹雪芹好友敦誠《寄懷曹雪芹》一詩中的名句,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曹雪芹與揚州的淵源。曹雪芹結緣揚州始於他的祖父曹寅。曹寅和他的上下兩代一直受到康熙皇帝的寵信,祖孫三代連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年之久,全盛時期為康熙四十三年之後,即曹寅以江寧織造身份兼理兩淮鹽政那段時間。從現存的關於江寧織造的檔案史料來看,曹寅雖以江寧織造的身份兼理兩淮鹽政,而實際上他所辦公務的重心已由織造轉向鹽差,活動中心也由金陵移往揚州。揚州鹽院(今皇宮)、塔灣行宮(高旻寺)、編刻《全唐詩》的天寧寺等地均存曹寅活動的重要遺跡。曹寅在揚州任鹽政時期,是曹家由盛及衰的關鍵所繫。曹寅去世後,曹雪芹隨父親及叔父在江寧織造府生活了十多年。在這期間,他到過蘇州、揚州和鎮江一帶,祖父生活過的古城揚州給少年時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人也在揚州地區留下了諸多蹤跡。也許正是曹雪芹一家的揚州舊夢,孕育了這部「字字看來皆是血」的鴻篇巨製。

《紅樓夢》的情節脈絡自始至終與揚州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如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開啟了《紅樓夢》悲劇的帷幕,標誌著悲劇的正式開始,作家把這段情節安排在揚州當然不是偶然的;《紅樓夢》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也與揚州有著不解的緣分,她雖然生在蘇州,卻是在揚州長大的揚州姑娘;在第三回,寫到林黛玉離開揚州前往榮國府;第十二回裡,林黛玉又因父親染重疾而趕返揚州;第十九回,寶玉為了給林黛玉解悶,杜撰了一則發生在揚州衙門裡的新聞和揚州黛山林子洞裡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第六十七回中,林黛玉見到薛寶釵送她的家鄉揚州之物,不禁觸物傷情,淚痕滿面;再如第五十一回中,薛寶琴的一組懷古詩《廣陵懷古》中「隋堤風景今如何」寫的就是揚州。《紅樓夢》不僅書中內容多次涉及揚州,還運用了許多帶有地方色彩的揚州方言。凡此種種,均是《紅樓夢》與揚州淵源關係的有力例證。

二、「大千俱是夢中人」———紅學活動在揚州

因為《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與揚州的不解之緣,揚州的紅學研究者藉著近水樓台,在曹學、紅學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紅學會及許多著名的紅學家先後來揚州考察研究曹氏家族在揚州的史跡,並多次在揚州舉辦學術研究活動。

1984年全國百餘名紅學界人士蒞揚考察

1984年,曹雪芹逝世220週年紀念會在南京舉行。會議期間,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李希凡等百餘名紅學家蒞臨揚州。代表們考察了曹家在揚州的遺址、遺跡。這是紅學界在揚州的第一次大型活動。

1987年《紅樓夢》座談會

1987年春,《紅樓夢學刊》編輯部在揚州西園飯店召開「《紅樓夢》座談會」,學刊部分編委和江蘇省、市紅學家十餘人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為日後紅學界在揚州的學術研討打下了基礎。

1990年《紅樓夢》座談會

1990年3月,《紅樓夢學刊》又一次在揚州舉辦《紅樓夢》座談會。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紅學家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除了學術研討外,還專題對揚州開發的「紅樓宴」進行了品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正宗的紅樓宴在揚州。馮其庸先生欣然為西園飯店紅樓宴題詞:「天下珍饈屬揚州」。

1992年紅樓宴研討會

1992年8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紅樓夢》學會在揚州召開了紅樓宴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市紅學界、美食界的知名人士20餘人出席了會議,其中有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馮其庸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李希凡先生,《中國烹飪》雜誌社顧問王利器教授,中國文物考古專家王世襄先生,《中國烹飪》雜誌社副主任王滌寰先生,《紅樓夢學刊》編輯部主任石靜蓮女士,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夏錄涓女士等。蘇州著名畫家蔣鳳白、安徽著名畫家王少石等也應邀出席了研討會。這是一次高層次的紅樓宴學術研討會。會議中心議題是揚州紅樓宴的成因、特色和前景。專家學者們在充分肯定推出揚州紅樓宴的重要意義的同時,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為揚州紅樓宴的充實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92年中國國際紅樓夢研討會

1992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國國際紅樓夢研討會在揚州西園飯店召開。這是中國紅學繼1980年美國威斯康辛、1986年中國哈爾濱市以來的第三次國際研討會。會議共邀請海內外正式代表130餘人,有王利器、馮其庸、蔣和森、陳毓羆、劉世德、魏同賢、吳新雷、袁世碩、張錦池、林冠夫、呂啟祥、朱淡文、楊光漢、周中明、孫遜以及來自美國的周策縱先生、瑪格利特女士、宋秀雯女士,韓國的崔溶澈先生,日本的伊籐漱平先生,法國的陳慶浩先生,還有來自台灣的皮述民先生、羅德湛先生、林明德先生和香港的梅挺秀先生等。此次會議中心議題為「《紅樓夢》與中國文化」。大會代表提供了60餘篇文章,內容廣泛,新見迭出,不僅從總體上探討《紅樓夢》與傳統文化的關係,由小說透視中國文化的風貌,還就某一方面,如夢文化、情文化、悲劇文化、因果報應模式等,探討其與民族文化的內在關係,並選取某種角度,如從楚騷、老莊、宋儒、明清小說入手,探討其與《紅樓夢》之間的承傳影響。大會在發揮學術專長、交流研究心得等方面收穫頗豐。

1996年紅樓宴書畫筆會

1996年1月,中國紅學會會長馮其庸先生在揚州西園飯店召集了『96紅樓宴書畫筆會。來自北京、上海、安徽、瀋陽、蘇州、無錫等地的書畫家楊仁愷、李國楨、蔣鳳白、尹光華、黃雲、俞宏理、王運天及日本畫家工籐賢司等共聚西園,以筆會友,切磋交流。書畫大師們圍繞揚州紅樓宴,龍飛鳳舞、各領風騷,為揚州紅樓宴留下了許多佳作佳話,為推動揚州紅樓宴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2004年中國國際紅樓夢研討會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週年,2004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國國際紅樓夢研討會在揚州迎賓館舉行。這是繼1992年中國揚州國際紅樓夢研討會後,在揚州舉辦的又一次大型國際紅學盛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馮其庸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李希凡先生,民革中央宣傳部原部長、中國紅學會副會長蔡義江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林冠夫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院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紅學會顧問鄧紹基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紅樓夢》學刊主編張慶善先生,上海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中國紅學會副會長孫遜先生,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康來新女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趙岡先生及特邀嘉賓總參兵種部原部長田永清少將,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二月河先生等來自海內外的130餘名代表出席了大會。會議由張慶善主持,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大會交流發言和討論。此次學術研討會具有很強的國際代表性,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擴大揚州國際影響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會議間隙,馮其庸先生揮毫寫下「大千俱是夢中人」。

此次會議期間,中國紅學會還舉行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紅學會領導班子。張慶善當選為中國紅學會會長,馮其庸當選為中國紅學會名譽會長,林冠夫、蔡義江、石昌渝、孫遜等當選為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李希凡、鄧紹基、吳新雷、梅挺秀等當選為中國紅學會顧問。 (作者單位:揚州市政府外事辦公室,責任編輯:戴淑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