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部分紅學組織活動情況匯要
1994年7月第七次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以來,整整五年的時間裡,紅學研究不僅在繼續發展,而且出現了新的情況,具有新的特點,這就是更加深入,更加面向基層。從1980年中國紅學會成立到1983年的十四年裡,全國省市一級成立紅學組織的,計有遼寧、黑龍江、貴州、江蘇、山西、上海、武漢和香港,縣市一級的只有浙江平湖、上海松江和河南新鄉,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的紅學小組。1994年到現在,省市一級紅學會,不僅又增加了天津市和吉林省,地區和縣市一級的紅學會更大量產生,如遼寧省遼陽市紅學會、浙江省溫州市紅學會、河南洛陽鐵路分局紅學會、江蘇省泗洪縣紅學會、河南省南陽市紅學會、河南省開封市紅學會和遼寧省遼陽縣紅學會等等。甚至還出現了城市街道和家庭的紅學組織,如天津市和平區興安路紅學會和濟南市王家格、王放姊妹兩人的家庭紅學小組。王氏姐妹兩家的家庭紅學小組,從1996年年初成立以來,就出版了自己的專門刊物《讀紅小報》,每期8開紙一張,有紅學「今日談」、「紅樓吟」、「讀紅札記」、「名人評論」和「家庭討論會紀要」等欄目。
五年來,各級紅學組織都在積極活動,並且開展各種形式的討論。中國紅學會於1994年7月在山東萊陽舉行第七次全國《紅樓夢》討論研討會後,1996年9月又與遼寧省遼陽市聯合舉辦了' 96遼陽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1997年8月舉辦了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黑龍江省紅學會、江蘇省紅學會也於1997年先後召開了各自的研討會;武漢紅學會於1997年12月召開了「《如何推向面向新世紀的當代紅學》研討會」;1998年4月,天津紅樓夢文化研究會,為《紅樓續書研究》和《紅樓佚貂本事》兩書,舉辦了學術討論會。現根據我們掌握的材料,將一些地方紅學活動介紹如下:
黑龍江省紅學會召開第七次學術討論會黑龍江紅學會第七次學術討論會,於1997年6月4至6日在哈爾濱省委黨校分校舉行。到會代表41人,提交論文13篇。討論會圍繞以下問題進行:
一、主題意蘊方面的研究。就這一問題發言的有張錦池教授和鄒進先教授等人。
張錦池教授說,即使沒有太虛幻境,沒有那一僧一道,寶玉後來沒有遁入空門,《紅樓夢》中也存在虛無思想。這種虛無是「覺醒者感到無路可走時」的迷惘。其次,太虛幻境寫的實際上是「女兒之心,女兒之境」。因為這「女兒之境」是由「女兒之心」結成的國度,而「女兒之心」在五倫關係中,又向來不同於「鬚眉之心」,它只遵守一個原則,即姊妹間的彼此體貼。所以,太虛幻境因此而成為一個平等、自由、和睦的美妙社會。再次,警幻仙姑形象之最重要處,即作者借她之口,提出了一個「意淫」說,一個「賈府運終」說,實際上,這道出了通部《紅樓夢》的兩大綱。最後,太虛幻境的神道描寫,其實質乃《易》中的「神道說教」問題,如果說類於佛教三世生命觀的三世生命說是把握作品創作本旨的通幽曲徑,那麼,「救救青年」和「四海之內皆姊妹也」這兩種聲音,則是探得作品創作本旨的精髓。哈爾濱師範大學鄒進先教授的發言,主要談了三個問題:
「(一)《紅樓夢》是一部「平淡無奇」之作,其平淡乃絢爛之極後的歸於平淡,其「無奇」乃不故意好奇而以生活之本來面目來寫;(二)《紅樓夢》的主題不應一味圍繞政治倫理中心主義,它實際上已經超出了政治層面而上升到人生哲理層面,對人的價值、人的命運等許多人生奧秘,都作了深刻思索;(三)《紅樓夢》談情主題應放在晚明以後啟蒙主義思潮中來考察,相較於一般市民小說之重欲,《紅樓夢》是偏於專情的,它是曹雪芹的痛哭。
二、《紅樓夢》人物論方面的研究。
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胡元翎的發言,探討了李紈形象及其悲劇意蘊,即:(一)李紈有兩副面孔,即近於槁木死灰的面孔和煥發青春光采的面孔。(二)李紈的兩種超脫,即被逼迫被壓抑而不得不式的超脫和清醒自覺而甘為過客式的超脫。(三)李紈的兩種結局,即續書中「賈蘭中舉,李紈暗喜」的結局和可能具有的具有真正悲劇意味的「青年喪夫,晚年喪子,孤味一世」的結局;李紈的兩種悲劇意蘊,是昭示著整個封建制度已開始進入自我否定階段。黑龍江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劉瑋的「《紅樓夢》對『事夫之德』的消極的恪守與積極認同」的發言,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說:第一,作家對雙向道德認定(「互敬」遮掩下的妻順夫和)是肯定的;第二,作家對「違夫」之舉的譏諷及對道德天平的傾斜是肯定的;第三,妾的尷尬與不幸——在婦德方面,作家對等級秩序的消極認同;第四,作家對女性家長滲透著儒家倫理觀念的言傳身教的首肯。據此,劉璋認為,《紅樓夢》作者對傳統事夫觀——「敬順為本,適當勸諫」,是肯定的。
黑龍江教育學院副教授王瑜在她的論文《林黛玉形象摭談》中指出:(一)小性兒和刻薄是黛玉性格外在表現形式的一個突出特徵。其所以如此,既源於她特殊的「身世遭遇」,也源於「金玉之論」對寶黛愛情的威脅。」(二)率直和純真是黛玉性格中內在的本質方面的特徵;「真和純是林黛玉性格中最動人的地方」。(三)林黛玉悲劇的必然性主要在於,她「做為一種個體的存在,卻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封建文化的規範」。
三、《紅樓夢》創作藝術方面的研究。
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呂福田教授在題為「《紅樓夢》的史筆和畫筆」的發言中指出:《紅樓夢》中運用史筆的表現有四:(一)歷史必須維繫時間的連續性,《紅樓夢》中大體有時間之脈可尋;(二)《紅樓夢》中有史家實錄精神的一面,也有為尊長諱處;(三)《紅樓夢》中運用了史家語言,明無臧否,實則褒貶寓焉;(四)《紅樓夢》中運用了史家筆法,夾敘夾議,渾然成篇。呂福田還說,《紅樓夢》中運用畫筆的表現有五:(一)靜態、動態場面和人物的描摹;(二)鳥瞰式和特寫小鏡頭的展現;(三)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法的運用;(四)人物出場前後場面的藝術渲染手段;(五)以影繪像式的寫人技巧。哈爾濱師範大學研究生李康也作了以「《紅樓夢》詩意美淺識」為題的發言,他從小說意境營造的虛實相生,人物刻劃的復層面組合,及情節結構的空白效果等三個方面,探討了曹雪芹將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傳統詩歌藝術精神,創造性地融於小說創作中的成功嘗試,分析了由此給小說帶來藝術上的「詩意之美」。此外,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丁廣惠教授和伊春市友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常輔相先生探討了《紅樓夢》的研究方法問題,黑龍江大學中文系高雲雷教授對《紅樓夢》的改編問題作了發言。上海市紅樓夢學會歷年活動情況及成果
上海市紅樓夢學會自1985年成立以來,有規劃、有節奏地開展了學術研究及學術活動,茲分述於下:
一、學術研究方面。
由同仁們通力合作編著的《紅樓夢鑒賞辭典》、《金瓶梅鑒賞辭典》、《紅樓夢之謎》相繼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受到學術界、出版界好評,被認為是學術性強,而又雅俗共賞的著述。此三部書均舉行了首髮式,參與者踴躍。其中二書已再版。
個人的紅學專著及發表於國家一、二級刊物的紅學論文有百餘部(篇)之多,其中孫遜的《紅樓夢脂評初探》、《明清小說叢稿》,郭豫適的《全面正確學習理解毛澤東有關文學問題的論述》、顧鳴塘的《論新發現的紅樓夢第三次程本》等還獲得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前,上海市紅學會成員仍程度不等地致力於紅學研究,如自號「紅樓史館館主」的紅學前輩徐恭時先生,多年筆耕不輟,對「紅學全史」的研究,正向深廣發展。(編者按:徐恭時先生不幸已於1998年7月19日病逝。)
二、紅樓文化方面。
提出了涵蓋面廣,而又有深刻文化底蘊的「紅樓文化說」。此說以孫遜、陳詔發表於《解放日報》的長篇文章為代表。上海自1991年舉辦大型的「上海紅樓文化藝術周」以來,每年金秋都在上海大觀園舉辦「紅樓文化藝術節」,規模雖有大小,但已有了一定影響,到1997年已舉辦七屆。戲曲方面,上海「紅樓劇團」歷來將「紅樓戲」作為劇團保留節目,1997年又推出了由錢惠麗等主演的《新編紅樓夢》折子戲,強化了主題,改進了唱腔,受到在滬紅學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繪畫方面,上海歷來是紅樓畫的重鎮,當代著名畫家程十發、劉旦宅、戴敦邦,近年仍有紅樓畫問世。青年油畫家鄭志岳、鄭志明又首創《紅樓夢》油畫系列,其中的「林黛玉」已經問世,受到了新聞媒體的密切關注。微雕藝術家周長興、周麗菊父女的「紅樓陳設」及《石頭記》刻石,已初具規模,並贏得了廣泛讚揚。在推進紅樓文化發展過程中,老紅學家魏紹昌先生所起作用尤大。
三、紅樓交流方面。
上海紅學會在積極發展內地學術交流,參加有關學術研討會的同時,並首創「海峽兩岸紅學交流」,舉行過一系列互訪活動,為兩岸的文化學術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滬港兩地的紅學同人,也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遼陽市紅學會成立四年回顧
遼陽市紅樓夢學會成立於1995年3月。在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遼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活動:
一、進行了曹雪芹家世祖籍問題的研討,擴大了祖籍「遼陽說」的影響。遼陽是一座有著2300餘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遼陽市紅學會成立後,以「深入研討紅樓文化,加強雪芹祖籍宣傳,展示遼陽古城風采、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為宗旨,圍繞家世祖籍問題開展活動。成立之初,就請中國紅學會會長、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作專題學術報告。學會聘請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的主要領導作名譽會長,取得領導的重視。1995年先後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關於曹雪芹祖籍、家世和《紅樓夢》著作權問題研討會」和在福建南平召開的「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
二、收集曹雪芹祖籍在遼陽的有關文物資料,保證了「曹雪芹紀念館」的建成。
遼陽紅學會在專家講學的基礎上,組織會員認真讀書、開展研究,並注意搜集有關的文物資料。在中國紅學會、紅樓夢研究所、紅樓夢學刊等單位和一些紅學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搜集了《五慶堂遼東曹氏宗譜》、《山西通志》、《浙江通志》、《大同府志》、《上元縣志》、《楝亭集》等譜諜、志書以及有關的奏折、碑刻等文物史料30餘件。經市政府列項,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英公館院內建起了「曹雪芹紀念館」。使「遼陽說」的有關文物史料得到形象具體的展示,為深入開展曹雪芹家世研究提供了條件。正如馮其庸先生所題:「雪芹祖籍遼陽,家傳所載,宗譜所記,文獻可考,碑石可證,雖萬世而不移也」。曹雪芹紀念館的建成使中國紅學會1991年的建議得到了落實,為古城增加了一景。
三、舉辦了』96遼陽全國紅樓學術研討會,首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取得圓滿成功。
1996年9月,遼陽市紅學會與中國紅學會聯合舉辦了』96遼陽全國紅樓夢學術研討會。遼陽市政府與中國紅學會聯合舉辦了首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藝術節期間,還舉行了「雪芹歸故里、郵品傳萬家」紅樓郵品首髮式,「群英薈萃唱紅樓」文藝演出和「紅樓醉古城」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充分展示了古城遼陽獨有的文化藝術韻致,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四、參與主辦了』97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曹雪芹祖籍在遼陽》一書。
1997年8月,遼陽市政府與中國紅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聯合舉辦了』97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在開幕式上,遼陽市紅學會名譽會長、市委書記傅克誠講話。他指出:紅學的存在和發展,不但是文學研究之需要,藝術研究之需要,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之需要,也是發展和豐富人類精神文明之需要。遼陽人民願不斷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在研討會上,出席會議的遼陽代表有2人提交論文,1人大會發言。由馮其庸、楊立憲主編,林正義、張慶善副主編的《曹雪芹祖籍在遼陽》(遼海出版社1997年版)一書舉行了首髮式。該書對近半個世紀以來有關曹雪芹祖籍問題論爭進行了一次認真的回顧與總結,通過大量的文獻史料和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雄辯地論證,曹雪芹的祖籍確定在遼陽。該書對科學地認識曹雪芹家世及其紅學論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受到與會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
遼陽市紅樓夢學會成立四年來,在弘揚紅樓文化,展示古城風采,活躍文化生活,促進遼陽崛起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1998年到來之際,遼陽市紅學會將繼續深入開展紅學研究,在進一步搞好家世祖籍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紅樓夢》文本的研究。研究祖籍的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和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創作,從而加深對《紅樓夢》思想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對《紅樓夢》藝術特點及創作經驗的探索與總結。同時要加強與各省、市紅學會的聯繫,為紅學全面走向世界、迎接21世紀紅學新時代的到來而努力。南陽市《紅樓夢》研究會舉行第三屆年會河南省南陽市《紅樓夢》研究會於1997年10月舉行了第三屆年會,有30多名「紅學」研究者及愛好者參加了會議。會上通報了』97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究會盛況,研究了1998年學會工作。市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凌解放在年會上發言說,中國紅樓夢學會每年總要召開幾次會議,交流研究的心得體會,是最具活力的一個組織。凌解放說,對「紅學」的研究,國際國內都比較關注,不斷有新的發現、進展,使各種謎底不斷揭開。他表示,待自己的小說寫完後,要重操舊業,專業進行「紅學」的研究。
市紅樓夢研究會副會長齊朝榮通報了8月份召開的』97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的情況。簡述了來自美國、挪威、日本、韓國等國家及國內的專家學者的發言(含港台學者),使會場氣氛異常活躍。
作家周同賓的發言很有意思,他說,楊光漢教授有「讀一次《紅樓夢》年輕2年」之說,我認為讀《紅樓夢》確實使人年輕,它是讚頌青春和美的書,文筆及情節讓人牽腸掛肚。「葬花詞」葬的不是花,是青春和美;「芙蓉誄」哭的不是淚,是青春和美。青春短暫,美易破碎,一旦失去,蕩懷追含。《紅樓夢》作者在大荒山青埂峰無稽崖下鳥瞰芸芸眾生,寫出這種迴腸蕩氣的作品。可以說,《紅樓夢》是人生經驗、藝術精華、天地玄妙的寶庫,它的每一部分,每一段都值得研究。
藏寶家吳金榜激情滿懷的說,《初探脂硯與脂硯齋》脫稿後,已著手《石頭記》書名的由來以及書中石頭是什麼的研究正在創作之中。
洛陽鐵路分局紅學會活動介紹洛鐵分局紅學會1994年成立時叫「小組」,1995年6月按照馮其庸會長的建議,改名為「學會」。現有會員41人。上有七十多歲的離退休老幹部,下有二十來歲的年青人。經常參加活動的有十幾個人。每月活動一至兩次,基本上是每月末的星期天上午。活動地點在分局職工活動樓的會議室。學會還辦了一份小報,叫「洛鐵紅學」。活動經費由分局工會按年撥給。為了在年會上表彰一部分成績較好的同志,1997年12月學會負責人購買了十二部《紅樓夢大辭典》,兩本《曹雪芹家世新考》和三本《論紅樓夢人物形象》,作為獎品,在年會上發放。